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城市买不起房回家没户口 农村大学生成“新知青”

发表于2010-09-13

想打道回家,没农村户口

越来越多“蚁居”在城市的农村大学生,处境尴尬,成为一代“新知青”

随着农村福利水涨船高,“新知青”们弃城回村,也同样遭遇了困难

专家称,“新知青”返乡是因其利益被忽略,建议郑州公租房政策也考虑到这些人的需求

对于不少在郑州“蚁居”的农村大学生而言,毕业后的现实让他们失望:奋斗数年,却没有立锥之地;萌生退意,想要放弃城镇户口,重返农村,却发现同样困难。这个处于尴尬境况的群体,被称为“新知青”。

公共管理学专家指出,要想让“新知青”留在城市,城市必须给他们提供保障。

发表于2010-09-13
困境

高房价让他想逃离城市

吴屹(化名)来自南阳农村,毕业3年后,他发现自己成了“夹心层”:在郑州买不起房,回老家,却是非农户口。

2002年,吴屹考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,后又升入河南工业大学读书,他的户口也随之“农转非”。对许多当地农民而言,这是一次“鲤鱼跃龙门”的机会。

但大学毕业后,吴屹发现,他根本无法在郑州立足。指着脚下的钢筋水泥,吴屹说:“我觉得自己很难融入这里。”

发表于2010-09-13
3年前,他在郑州找到一份工作,月薪1100元,现在涨了,也仅有1800元。最初,他住在城中村里,房租100多元。随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,今年年初,他不得不搬到距公司较近的一个小区,房租一下涨到500元。

“算下来,除去房租、水电费、话费和吃饭,我每个月最多只能攒下300元。”吴屹说,一场病下来,积蓄基本就被掏空了。

发表于2010-09-13
然而,真正让他产生回家念头的,是不断上涨的房价。“动不动就六七千元一平方米的房子,这辈子也买不起啊!”吴屹谈起房价,双手紧紧攥成拳头。

2009年年初,他交了一个女朋友,他觉得,自己不能再像无根浮萍一样了,“奋斗3年,我既不是城里人,也不是农民。”

发表于2010-09-13
现状

“回村”比“进城”难

吴屹曾想过再变回农民,回到家乡,然而,事实上,“回村”比“进城”更难。

吴屹所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派出所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警称,目前要想办理“非转农”基本不可能了,“这项业务已经停办了很长时间,即使有失业证或者下岗证,也不一定能办成。”

发表于2010-09-13
吴屹的遭遇并非少数。网友“豆豆”曾在百度贴吧发帖求助:毕业后在一家单位工作,转正无望,“而想把户口转回原籍的农村,村里却进行阻拦。”

“我们是农村出来的,大学毕业后在城市买不起房,想回老家还没有农业户口。”“吴屹们”最担心的是,下一次土地调整,他们可能分不到土地。

在网络上,有人将这个群体称为“新知青”。

发表于2010-09-13
天之权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律师张少春说,现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,因此“非转农”需要征得户口迁入村的村委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的同意。而河南华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也称,目前关于户口的迁入迁出只能靠政策进行调节,法律在这方面是空白。

但是,由于农村户口上所附着的各种利益,新村民的迁入不可避免地会分割这块利益蛋糕,这使得“非转农”变得异常艰难。

发表于2010-09-13
探因

农村福利水涨船高

农村户口何以成了香饽饽?河南省卢氏县磨口乡曲里村村主任申小乐认为,这是因为近几年来,中央频出惠农政策。

从2004年开始,中央已经连续7年出台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。而相继出台的各种惠农措施,让多数农民受益。

发表于2010-09-13
申小乐说:“种地有农业补贴,看病有合作医疗,上学还有特困生补助。就连购买家电,还可以按照13%的比例进行报销。”更重要的是,农业户口可以分到土地,还不用为住房烦恼。

对此,今年刚刚入读郑州大学的农村大学生杜泉并不掩饰自己的打算:“农村户口可以享受各种政策优惠,我决定保留农村户口,但毕业后在城里上班。”

发表于2010-09-13
溯源

城市“福利”的空白区域

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韩文甫认为,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城乡间设置了一道壁垒,但这种现象的本质不是户口问题,而是户口背后所附着的利益分配,“由于中央政策的倾斜,目前农村户口比较吃香,但并不是说,农村的生存条件优于城市。”

韩文甫认为,“新知青”回迁,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常的“逆城市化”,“在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这部分农村大学生的利益。”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