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你一生至少需要买几套房子?

发表于2014-04-17

上周末去青岛出差,一个友人问我:“你算过没有,你一生至少需要买几套房子,才能顺利完成教育子女、医疗以及养老这一系列基本的人生大事。”我不知如何作答,她进一步提示:靠你们两口现在的死工资肯定不行,过两年你就要破产!“你们至少需要三套房。”
之后几天,我一直在问自己:我一生真的需要有三套房吗?近日去菜市场买水果,物价再一次让我有了财富缩水的危机感。
每年五六月正是吃樱桃的时节,往年,最好的樱桃这个时候也就在12块左右,今年的价格则要高达18块。整个菜市场都充斥着涨价的气氛。
不光农产品,身边几乎不太容易看到跌价的产品了,长期来看,通胀似乎也是趋势,自己辛辛苦苦码字赚的钱就这样在通胀之中悄然变少。想想正值中年的我们,上有老、下有小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无一不是要用金钱来堆砌。如何才能保住腰包里可怜的那点钱,不被通胀这只无形的手拿走?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钱生钱。
笔者想到了两个朋友,一个是在几年前用20万首付了一套60万左右的房子,三年来,房价已翻番,房产市值60万变成了100万,如果买掉,毛利就有40万左右,利润可谓丰厚。另一个朋友的运气则有点背,投身股市,伴随着股市的起起落落,他基本也和大部分散户一样,赔多赚少,不知20万还所剩几何。
不同的投资方式却有着收益的天壤之别,买房与不买房,让老百姓的财富差别越来越明显。
然而,讲述不同投资方式并不是我所要阐述的观点。我想说的是,目前中国的社保体制现状,不得不让普通老百姓也加入到了本属于有钱人游戏的“投资行列”。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没有足够的“安全感”,子女巨额的教育费用、全家人的医疗以及养老费用,加之几乎不可逆转的通胀,老百姓必须“自保”,于是,他们宁可牺牲消费,也要去投资。而上述这样一个简单的投资账本,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到,“在中国投资渠道不多的情况下,不动产具有强大的保值增值功能。”
或许,除了自住性需求之外,拥有几套房产作为抗通胀以及重大人生变故的应急之策,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强大的刚性需求。它引发的效应就是:全民买房。
我也注意到,虽然,新一轮的调控的确打压了很多投资需求,但是,很多拥有两套和多套房的业主现阶段讨论的话题仍然是择机“抄底”。
又或许,只有当包括教育、医疗以及养老等社保体制真正健全,老百姓的生活真正有了“安全感”之后,房产的功能才可能从投资更多地倾向消费和居住。否则,一旦楼市调控有所松动,这种投资性的刚性需求会不会变成“洪流”,再次推高房价?

发表于2014-04-17

我觉得楼主说的还是挺对的

发表于2014-04-17

房子还是投资利器

发表于2014-04-17

嗯 我也是这么觉得的

发表于2014-04-17

现在什么都吧景气

发表于2014-04-17

嗯 今年整体经济都不好 更买不起房了

发表于2014-04-17

大家都准备今年买房吗

发表于2014-04-17

买房得有钱啊 没有钱

发表于2014-04-17

是啊 你说的对呀

发表于2014-04-17

刚需总在找买房最好时机。。。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